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

Sabi



- 葡萄蝦 | 油潑辣子 | 芝麻

以精巧的塔殼盛裝,油潑辣子與芝麻脆片的組合,為其注入了鮮明的中華風韻。相較之下,主角葡萄蝦與白葡萄的風味反而顯得含蓄,更像是為整體質地服務的存在。



- 牛肉塔塔 | 柳橙 | 煙燻乳酪

以Taco形式呈現的照燒牛,搭配清爽的水果黃瓜與煙燻起司,再由柳橙丁與紫高麗菜絲賦予畫龍點睛的酸甜感。各元素間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,成就了一口令人滿足的美味,這道喜歡。



冰卷 | 椰奶 | 茴香

- 溫潤的椰奶醬汁,巧妙地融入西芹與茴香油的草本氣息,層次感立現。冰卷的彈牙與椰肉的軟韌,形成饒富趣味的口感對比。唯獨燈籠果乾的酸度略顯突出,打破了整體的和諧。




- 鰻魚 | 福菜 | 布里歐

台灣經典小吃「刈包」的精妙解構與重塑。炭烤鰻魚取代了傳統三層肉,客家福菜化身為解膩的酸菜,蓬鬆的布里歐麵包則替代了麵皮,並以松露巧克醬帶來類似花生粉的香氣。畫龍點睛的是打發成空氣感的客家桔醬,其輕盈的質地柔化了原本鮮明的酸辣,更顯雅緻。搭配的無酒精特調放大了柑橘風味,這道很喜歡。


- 白蘆筍 | 白味噌 | 馬鞭草

醬汁的構成,猶如荷蘭醬的現代變奏曲。

以白味增的旨味取代蛋黃的濃郁,馬鞭草康普茶的酸香則替代了傳統的檸檬汁,並以山椒增添刺激感。雖風味更顯明亮,但在質地的滑順度上,與經典相比略有不同。



- 章魚 | 百香果 | 木瓜

章魚的火候掌握得極為出色。外層帶著迷人的炭火焦香,內部卻依然軟嫩,完美保留了應有的膠質感。辣味蝦膏與百香果、馬告油的組合,帶來了複雜而多變的香氣層次,搭配炙烤木瓜與貢布胡椒,令人印象深刻。






- 巧克力豬 | 咖啡 | 高麗菜苗

豬肉處理得極為漂亮:瘦肉粉嫩,膠質黏牙,脂肪甘香。口感竟有幾分德國豬腳的神韻,足見其烹調功力之高明。

醬汁以淺焙咖啡的果酸感與柳橙交織,風味新穎而有趣,搭配薩丁尼亞珍珠麵與米糠發酵的高麗菜芽,層次豐富,這道喜歡。



加點的茄子, 普通



糯米 | 南瓜 | 愛文芒果

基底是糯米與香甜的海膽南瓜泥,配上當季的愛文芒果與海葡萄,並點綴著青蘋果Espuma與培根。看似各自獨立的元素,拌開後卻融合成一碗和諧的鹹甜米糕,鮮、甜、鹹交織,這道喜歡。



玉米 | 哈蜜瓜 | 馬郁蘭

以烤玉米為靈感,將這款樸實的食材解構成三種形態。由上而下,玉米鬚茶凍的清雅、玉米冰淇淋的香甜、以及爆米花的酥脆,層層堆疊出玉米的豐富樣貌,一旁的哈密瓜冰沙則帶來一絲清爽。




若非親身體驗,僅憑「Sabi」這個名字,或許就與一間精彩的餐廳擦身而過。

這裡的料理不僅有著創新的發想和穩健的肉品處理功力,更在風味的堆疊與平衡上展現了過人的巧思。廚房團隊透過香草油(如茴香、馬郁蘭)、發酵品(福菜、米糠漬高麗菜苗),以及舒肥、晶凍、Espuma、冰沙等多樣手法,構築出獨樹一幟的亞洲融合風格。

沒有留言: